1 min read

科技“攻关”还是 科技“公关”

委员建议取消科技进步奖 称奖项评审受公关影响_网易新闻中心

核心提示:日前,全国政协委员邢新称当前有很多项目公关为自己的项目做各种努力,其经常能接到各种“沟通电话”。更有甚者,参评人拿着材料请他“指教”,带来的材料里经常夹着一定的“东西”。邢新说,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!由此代表委员们建议取消由评审引发的种种评奖。

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委员就当过“疑似”评审专家。但因为是随机抽取的名单,他真正参加评审的次数并不多。每年一到评审季节,有很多人来送钱、送物。这让他感觉很棘手:对方把钱放在信封里送过来,不收也不行,否则人家会认为这个专家太僵硬,不懂人情。

开始,他会把钱寄回去。可是一寄,这件事情就暴露了,对参加评审的单位损害很大。还有寄回去的钱,人家处理不了,因为这笔钱在账面上早就已经报销了。

至今,这件事都困扰着高抒。他又想了一个办法:把钱送给学校工会,过年过节时捐助贫困职工。但这仍不是妥当的办法。后来他又找了两个途径:捐给学校的发展基金和贫困大学生基金。

到现在,不会“搞关系”的高抒,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
“只要是有评审性质的项目,公关都很厉害。”邢新会说。正因为如此,他一般不愿意去做评委。

完全想凭着实力说话,不吃这套人情,在现今的评审中是要吃亏的。“现在不管是谁评,都要给每一个可能的评委打招呼。”邢新会委员说,否则就被认为是瞧不起对方。而国外科研机构的自律性表现在:就是即使知道你参加评审,也不会去找你,否则就是没有自信的表现。

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就因为不懂这些人情,吃了“闷亏”。他曾在博客中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:他一共申请了3个科研项目,其中两个半以失败告终。其中一个评审组的间接反馈是:谁让饶毅不联系我们、不尊重我们?

国外的科技奖励主要是学科行业的专业奖,评奖也不是政府组织,而是专业学会组织,每种奖项每年或几年评一次,每次评一两个人,评委都是行内的大专家,奖项
少而精。可是我们的科技评奖往往是在短短的几天内,把各行各业的专家组织在一起,对各学科门类的几十上百个项目进行评审,每个项目的介绍和答辩不超过10
分钟,每个专家都不是全才,一天要审几十个项目,怎么能评得准、评得好呢?